安联投资评析 - 2017年8月

16/08/2017
安联投资 安联投资评析 - 2017年8月

概要

为何生产力值得关注?虽然这个概念看来枯燥乏味,但它却是最主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当企业和工人提升其生产力,供应便会随之增加,为价格带来下跌压力。此外,生产力上升亦会带动工资上涨。薪酬改善和物价下降应有助促进经济活动,并提升生活水平。

高科技创新有助解决生产力下降的难题

为何生产力值得关注?虽然这个概念看来枯燥乏味,但它却是最主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当企业和工人提升其生产力,供应便会随之增加,为价格带来下跌压力。此外,生产力上升亦会带动工资上涨。薪酬改善和物价下降应有助促进经济活动,并提升生活水平。

受另一项原因影响,西方经济体必须推动生产力增长:人口结构趋势转弱。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劳动人口预计将在未来十年下跌。

可惜的是,生产力增长已经出现长期的结构性下跌,若情况持续,将拖累未来全球经济的前景,并促使央行在随后多年维持低息环境。

致力探讨的难题

衡量生产力的传统标准反映一个令人忧虑的趋势:劳动生产力增长在过去数十年趋跌。以美国为例,虽然劳动生产力在本世纪之初回升,但整体趋势仍然向下。以三年中心平均值计算,中国的生产力增长降至每年3.6%,远低于2006年的10.9%。这有何重要?简单来说,生产力转弱将拖累国内生产总值,而随着经济增长下降,生活水平亦可能倒退。

这个整体跌势引伸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首先,我们看来较过往更勤奋工作,为何生产力增长却在下跌?此外,科技发展不是有助提升工作效益吗?我们将在未来数月的专题系列中探讨这些问题,但首先分析为何生产力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以及为何投资于创新或是解决生产力难题的关键。   

生产力增长为何下跌

在现时的全球经济下,不良的供求因素导致生产力下跌。经济学家对于哪些因素与生产力最具密切关系仍未有共识,但最常引用的供求因素包括:

  • 高科技创新未能为生产力带来贡献
  • 劳动力萎缩及老化普遍削弱生产力
  • 低息环境导致企业以缺乏生产力的方式运用资本
  • 初创活动在过去数十年减少

另外,导致货品和服务整体需求下降的因素亦加剧生产力面对的挑战:

  • 杠杆高企、政局不明朗因素升温和去全球化
  • 需求并非由制造业推动,而是由消费信贷支付网上服务所带动
  • 人口老化拖低消费水平

201708 AGI insights Schi Chat1

与科技相关的问题

骤眼看来,在劳动力萎缩和需求转弱之际,新科技应有助提升生产力,但一些问题削弱了科技刺激生产力的效应: 

  • 正如经济学家Robert Gordon指出,现时科技创新意念的转型潜力甚至低于桌面计算机。
  • 我们日常生活涉及的大部份高科技创新都与生活方式和娱乐有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少
  • 那些最能为企业带来潜在优势的科技,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它们在执行和整合方面较复杂。
  • 公司经常苦思何时投资于创新科技的问题:既然两年后会出现成本更低和功能更强的技术,又何必现时投资于信息科技?

与此同时,创新是推动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因此企业需要获得鼓励,长线投资于研发工作。那些纯粹集中提升当前股价的公司(依赖一直以来的优势,未能自行颠覆)将来或会完全失去业务优势。政府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身负重任;真正的研发工作通常建基于原始科学,并获得公营机构、政府和大学的拨款支持。 

回顾历史,重要的创新意念和生产力增长通常在经济危机或战争之后出现;而今天,大部份已发展市场并不受到这两个问题困扰。然而,正是这种燃眉之急(需要迅速寻找解决方法)为商界、政府和投资者带来启发,促使他们迎接挑战,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模式重新定义。

201708 AGI Insights SChi Chart02


资料来源 :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Insights, Volume 9, Issue 8
基层研究 (GrassrootsSM Research) 是安联投资的旗下部门,为资产管理专业人士进行调查研究。用以制作基层研究报告的研究数据由记者及受聘于独立第三方研究供货商的实地调查员提供,而该等研究是以为客户执行的交易而产生的佣金所支付的。

默克尔(和欧洲)的前路如何?

27/09/2017
安联投资 默克尔(和欧洲)的前路如何?

概要

默克尔成功连任德国总理,迎接历史性的第四届任期,让众多投资者消除疑虑,实现他们期待的维持现状局面,但右翼民粹主义崛起削弱默克尔的势力,而她亦需面对筹组四党联合政府的挑战。

 

重点

  • 尽管极右党派的支持度上升,但默克尔连任德国总理反映当地民众投票支持维持现状
  • 由于默克尔的势力被削弱,她对欧洲和其他议题的取态或取决于联合政府的最终面貌
  • 随着欧洲的选举「超级周期」延续,德国大选结果可能令投资者继续忧虑政治风险

安联投资

您正在离开安联投资网站及转至